食品添加剂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在食品中的一些额外的不属于食品的物质,添加的前提是可能是为了保持食品的新鲜度,或者让食品的外观和口感更好一些。既然国家允许一些食品添加的存在,肯定也是经过严格的测试,在一定的添加剂量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在保证消费者健康的前提下,国家对食品添加做了相当严格的规定。那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呢?如果过量食用会造成哪些不利健康的影响?

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1、谷氨酸钠(味精)

这种添加剂早些比较流行,因为能提高饭菜新鲜的口感,基本上家家户户炒菜的时候都会有用到,不过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高,现在很多家庭已经不用这种调味剂了,取而代之的是裹上了淀粉的鸡精,其实鸡精的本质还是味精,只不过在味精的基础上添加了别的添加物,比如说鸡肉粉、食盐、增味核苷酸等,味精和鸡精都是安全性的,但如果在过量食用的情况下,可能真的会带来健康隐患了,因为其中含有不少的钠离子,如果过量食用的话,容易影响到体内其他元素的平衡,影响到正常的代谢。在宝宝一岁之前时,家长不得给孩子食用味精、鸡精、食盐等调味品,避免影响婴儿的身体健康。

婴幼儿食用味精有以下影响:

①不利于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②是容易影响到身体发育;

虽然味精(鸡精)的安全性不存在问题,但谷氨酸钠中毕竟含有不少的钠离子,摄入钠过多,无疑会增加高血压、胃癌等问题的患病风险,所以食用时一定要限量添加,对于体内血压水平偏高的人来说,不宜摄入味精和鸡精,不然容易增加钠的含量,不利于血压的稳定。特别是老年人和代谢异常的人要更加注意,孕妇也不宜吃,可能会加重身体水肿的现象,味精和鸡精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鲜味,平常也可以用自带鲜味的食材替代,例如玉米、鸡肉、香菇、虾仁等食材。

2、人工食用色素

这个大量存在于一些甜点、糖果、饮料中,就是为了让食物看起来更好看。

食用色素又分为天然食物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

1)天然食物色素大都取材于天然的食材中,例如大部分都是从蔬菜水果中提取,青菜、茄子、西红柿,如红曲、叶绿素、姜黄素、胡萝卜素等等都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但是天然色素跟人工色素比起来成本相对较高,也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尤其是「天然蓝色」更不稳定,容易因为酸碱变化而变色。

2)人工合成色素因为是通过化学试剂调配出来的,所以色彩更丰富,但是这种色素对健康可能不太友好,如果滥用可能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①容易引起食物中毒,轻度的可能是出现皮肤过敏,拉肚子的症状,严重的则会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甚至眩晕,呼吸不畅等,种症状一定要及时地进行治疗和控制。

②有一定的致癌性,有些人工色素里面添加有砷和铅,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器官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会导致不孕不育,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③人工色素对儿童健康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抑制大脑发育,导致儿童的大脑神经传导出现障碍,影响智力的发育;干扰正常代谢,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和肾脏的排泄功能。所以在给孩子挑选零食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食品成分。

3、亚硝酸盐

主要的代表物质为亚硝酸钠,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以在肉制品中作为护色剂和防腐剂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通则》中明确规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不超过30毫克/千克。亚硝酸盐可以使肉制品呈现鲜艳的亮红色,同时亚硝酸盐还具有防腐作用,可以抑制多种厌氧性梭状芽孢菌,尤其是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生长繁殖,防止因食用肉类而产生的细菌性中毒。因此亚硝酸盐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加工中。过量误食亚硝酸盐可引发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等现象,严重者惊厥、昏迷、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这仅仅是其本身毒性的一个方面,更危险的是它可以与仲氨类物质作用生成对动物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亚硝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类诸多癌症,如胃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和膀胱癌等可能与亚硝胺有关。

这种物质还大量地存在腌制食材中,如腌制的肉类、熏肉和咸鱼等食品;很多酱腌菜、泡菜中也含有较高含量的亚硝酸盐;多摄入水果和蔬菜,其中维生素C(抗坏血酸)能抑制亚硝胺的合成。因此要多摄入维生素C含量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猕猴桃、橙子、鲜枣、山楂、青椒等。

4、瓜尔胶

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物增稠剂,它在食品工业中广泛用于乳制品,冰淇淋,调味品,和烘焙食品中,因为瓜尔胶是从瓜尔豆中提取的,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相关研究表明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作为一种可溶性纤维,能减缓糖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血糖、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一项研究表明,瓜尔豆胶能减少食欲和热量的摄入,并以此研发出了一款减肥产品,但因为产品中含有大量的瓜尔胶,在肠胃中会膨胀到原来的几十倍,导致食道和小肠阻塞,甚至有人因此丧命而被叫停。于是国外的相关食品安全机构明令禁止在减肥产品中使用瓜尔胶,当然这是因为使用剂量过大原因造成的,相关研究发现,添加剂量不大于15克时,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5、玉米糖浆

高果糖玉米糖浆是碳酸饮料和果味饮料中常见的甜味剂,比如说可口可乐。果糖是我们经常摄取的自然糖类中,甜度最高的。它的甜度指数是17,蜂蜜,蔗糖,和葡萄糖的甜度指数则分别为111,和075大部分的高果糖玉米糖浆是由基因改造的玉米,透过酵素的催化作用,将玉米淀粉中的部分葡萄糖变为果糖,形成具有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和糖浆。因为利用催化作用的生产成本很低,而取得的玉米果糖的甜度又比蔗糖更高,所以常被加工食品工业用来取代蔗糖,加入饮料、冰淇淋和甜品,作为人工甜味剂,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摄入高果糖,可能会导致肥胖,增加罹患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

6、人造甜味剂

玉米糖浆再甜还是需要很大成本的,于是为了进一步的降低成本,科学家又研发了替代玉米糖浆的甜味剂。这些甜味剂,只是用来欺骗你的舌头的,他们和糖没什么直接的关系。比如说:阿斯巴甜、山梨糖醇、木糖醇,三氯蔗糖、糖精和乙酰磺胺酸钾等,记住这几个名字,配方里有这几个就代表是甜味剂,增加甜味用的,这些甜味剂根据是否产生热量,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以及非营养性甜味剂两大类。

1)营养性甜味剂:虽然会产生热量,但产生的热量和蔗糖相比低很多,常见的有木糖醇、山梨糖醇、赤藻糖醇等,常会添加在口香糖或其他食物中。

2)非营养性甜味剂:食用后不会产生热量,是由实验室研发出来的人工甜味剂,甜度通常是蔗糖的数十倍、百倍,像是最早的甜味剂糖精以及常听到的阿斯巴甜就是属于此分类,常见于蜜饯、饮品、零食等。

很多宣传无糖的饮料,但是依然会有甜味,就是添加了相关的甜味剂,因为和传统的蔗糖和果糖比起来,没有或者很少热量,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量的摄入,对于减肥人群来说有一定的帮助。

7、卡拉胶

卡拉胶就是让雪糕在高温煅烧中保持不化的秘密。卡拉胶本身是一种来自于鹿角菜、麒麟菜等天然藻类中的增稠剂,是一种食品工业当中广泛应用的食品添加剂。常见的使用范畴包括杏仁牛奶、干酪、冰淇淋、咖啡奶精和纯素食奶酪等来假装乳制品用。广泛用于制造雪糕、果冻、软糖、罐头、银耳燕窝、羹类食品等,用于改善食品的粘稠度和口感。

目前我国的婴儿奶粉标准规定的卡拉胶用量是不超过每升03克(冲调后),这一限量与欧盟一致,区别在于欧盟不允许卡拉胶用于4个月以下的婴儿。虽然很多食品都用它,但用量都不大,总的摄入量其实很低,大家无需过于担心。

8、苯甲酸钠等防腐剂

苯甲酸钠具有抑制细菌、霉菌、酵母等各类微生物繁殖增生的功能。因为很容易溶解在水里,经常用在水分多的制品当中,但是如果变成碱性,功能就会减弱,因此大都使用在酸性食物当中,出于毒性考虑,有的国家如日本已经停止生产苯甲酸钠,并对它的使用作出限制。苯甲酸盐类防腐剂(苯甲酸钠、苯甲酸钾)可以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具有致癌性的苯,苯甲酸钠对人体有害,因为苯甲酸钠与人体内的胃酸会发生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酸有一定的毒性,长期饮用会引起人慢性苯中毒,慢性苯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比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同时,病人还会出现白细胞减少,严重的还会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苯甲酸及其盐类是明确有较高毒性的且身体难以代谢,会在身体内形成累积,同时国家明确不建议使用,也在逐步限制使用(比如果冻制品现在已经明确不可以添加了),那为什么很多企业还是喜欢用苯甲酸钠,而不用安全性很高的山梨酸钾,很简单,因为苯甲酸钠便宜,而且一般行情下可以便宜3倍左右。同时山梨酸钾储存成本和入料要求都高于苯甲酸钠。用苯甲酸钠只是企业为省钱和省事而已。

9、反式脂肪

这个就是一些假奶油,还有油炸食品中,为了让食物看起来更好看,口感更酥脆,如果你发现一些零食酥脆的过分,就要注意了,来记住这些名字:氢化植物油、半氢化植物油、人造黄(奶)油、人造植物黄(奶)油、人造脂肪、起酥油或植脂末,鲜奶奶油,植脂奶油,玛琪琳(麦淇淋)。记好了,这些大多都是反式脂肪酸,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多时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增加患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还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以及可能使患肥胖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几率增加。

10、食用香精

在食品中使用食用香料香精为的是使食品产生、改变或提高食品的风味,食品用香料一般配制成食用香精后用于食品加香,部分也可直接用于食品加香。

总结一下:适当的添加剂,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单一的食品中,添加剂的含量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是被允许的,所以也不用对食品添加剂恐慌,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不同的食品,添加剂的相互叠加和日积月累,所以大家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看配料表,一方面可以买到更健康的食品,另一方面就是你能看出来,自己花钱买的食品值不值,就怕花了大价钱,买到的确是廉价的“科技与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