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被称为“众病之王”,人人闻“癌”色变,那你知道“癌中之王”是谁吗?
很多人可能以为是肺癌、肝癌、胃癌……的确,这几种癌的发病率高,大家平常听得比较多。但是,和它们相比,“癌中之王”还要更凶险:约3/4的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不足5%!即便在医疗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它还是被国际医学界列为“21世纪的顽固壁垒”。
这个“癌症之王”就是胰腺癌。
2018年《柳叶刀》曾公布过一项调查研究,分析了国内十多年来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的变化。在众多癌症中,胰腺癌处于垫底位置,5年生存率甚至不升反降。胰腺癌为什么会如此凶险呢?
胰腺大约只有14~18厘米长,它位于上腹部,易被胃部、肠道等遮挡,这就导致检查时较难发现胰腺早期病灶。
不仅位置特殊,早期症状还容易与消化道疾病相混淆,想发现它更是“难上加难”,约85%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是晚期了。
胰腺癌的病程短、进展快。超过90%癌变的胰腺细胞都有KRAS基因,这种基因突变会增加肿瘤抑制因子的失活概率,相当于给肿瘤生长放开了“绳索”。
胰腺和胃、肠、肝脏等器官都挨得很近,而且它本身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管,这些都为胰腺癌细胞转移、散播提供了良好条件。
那么,哪些人容易被“癌中之王”盯上呢?
暴食会使胰液分泌过度旺盛,胰液排出不畅,胆汁、十二指肠液又会反流入胰脏,极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若是经常暴食,导致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就容易转变为慢性胰腺炎,使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10~20倍。
这里的“饮”是指饮酒。酒精可直接损伤胰腺,还能间接刺激胰液分泌,引起炎症。据统计,在我国,70%的慢性胰腺炎与长期饮酒有关。
抽烟是胰腺癌明确的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成分会诱导胰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为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创造条件,同时还会促使抑癌基因失活。
研究表明,抽烟量的多少与胰腺癌的发病呈正相关,抽烟者患胰腺癌的概率是不抽烟者的2~2.5倍,且发病平均年龄提前10~15年。
长期熬夜会干扰体内多项激素的分泌,同时降低自身免疫力,对身体造成多种损害。经常熬夜的人,胰腺癌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3倍多。
小贴士 高脂血症患者、糖尿病患者、胆结石患者、腹型肥胖者、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也都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需提高警惕。 胰腺癌的治疗很困难,患者的生存率也相对较低,所以更需要早防早治。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当出现下面这5个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胃疼:服用胃药后不能缓解,或只能短暂有效; 腹泻:脂肪泻; 莫名消瘦:体重持续无原因下降; 血糖高:控糖药不能缓解; 严重的后背酸痛:胃对应后背部区域。
不过,前面也说了,早期胰腺癌的症状易和肠胃不适的症状混淆,常会被忽视。因此,对于高危人群来说,体检时有两项检查必须要重视。
肿瘤标志物检查——体检查血时可以增加一项肿瘤标志物检查,如果发现CA199这种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则预示胆胰系统可能存在异常。
超声检查——做腹部B超时发现胆管有扩张,这也是胰腺癌早期影像学的信号之一。一旦有异常,需要到医院进一步做CT或核磁排查。
日常保护胰腺、辅助防癌,除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减少高脂、高糖饮食,还可以适当补充2种营养素。
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既能促进肠道蠕动,又能帮助减少人体对食物中脂肪的吸收,同时还有利于降低体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水平,从多方面为胰腺减轻负担。
竹笋、韭菜、莲藕、西蓝花、白菜、玉米等都是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不错来源。
一项6万多人参与的研究发现,体内缺乏镁元素,会面临更高的胰腺癌风险;在标准范围以下,每减少100mg镁元素的摄入,患胰腺癌的风险就会升高20%。此外,学术期刊《Cell》上也刊登了一篇研究论文,内容表明:在镁元素富余的环境下,和免疫系统相关联的T细胞活性更强。
所以,日常生活中补充足够的镁元素很有必要。苋菜、油菜、菠菜等绿叶菜,紫菜、海带、裙带菜等菌藻类,黑芝麻、花生、腰果等坚果,小麦胚芽、玉米等粗粮,这些食物中都含有较多的镁元素,大家可以自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