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小看脚,它是由皮肤、韧带、汗腺、血管、神经、肌肉和骨骼等构成的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器官和运动器官,了解脚的结构图和名称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脚的结构图和名称

(一)足部的骨骼

脚的结构图和名称,由骨骼/肌肉/血管/神经构成的重要器官

1、跗骨 位于足的后半部,包括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第二楔骨、第三楔骨及骰骨,共7块。

(1)跟骨 位于足部的后方下部,是足骨中最大的一块骨,后端向下突出称为跟骨结节。

(2)距骨 位于跟骨上方,高出其他的跗骨。

(3)楔骨 有3块。第一换骨位于内侧,第二楔骨位于中间,第三楔骨位于外侧,分别位于舟骨与第—- 第五跖骨之间。

(4)骰骨 位于跟骨之前,足外侧缘,其后方突起为骰骨。

(5)舟骨 位于距骨与3块楔骨之间,内侧有一向下方的圆形突起,称舟骨粗隆或结节。

脚的结构图和名称,由骨骼/肌肉/血管/神经构成的重要器官

2、跖骨 位于足的中部,共5块。

由内向外,分别称为第一跖骨、第二跖骨、第三跖骨、第四跖骨、第五跖骨。每块跖骨又分为底(近足跟的一端)、体及头(近足趾的一端)三部分。第一跖骨底下方有一跖骨粗隆,第五跖骨底外侧有一乳状突起称为第五跖骨粗隆(位于足外侧中部)。

3、趾骨 共14块。包括:

(1)拇趾2块(近节趾骨、远节趾骨)。

(2)第二至第五趾 各3节(分别称为近节趾骨、中节趾骨、远节趾骨)。每块趾骨仍可分为底、体、头3部分。

(二)足部可触及的骨性标志

脚的结构图和名称,由骨骼/肌肉/血管/神经构成的重要器官

1.足内侧 可触及内踝、舟骨粗隆(约内踝前方2.5 cm处)、第一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一跖骨小头。

2.足外侧 可触及外踝、第五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五跖骨小头。

3.足底部 可触及足跟下方的跟骨结节、第一至第五跖骨小头及第一至第五跖骨基底膨大部等。

4.足背部 可触及第二至第四跖骨基底部。

5.足弓 由跗骨和跖骨被韧带、肌肉、筋膜牵拉形成一个凸向背面的弓,称为足弓。主要的弓是内侧的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构成。人站立时,足部仅以跟骨结节及第一、第五跖骨头三处着地,共同承受全身的重量。

(三)足部的关节

脚的结构图和名称,由骨骼/肌肉/血管/神经构成的重要器官

小腿的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构成足部最大的关节——踝关节,也是足部最后面的关节。跗骨之间、跗骨与跖骨之间都形成关节。跖骨与趾骨之间形成跖趾关节,趾骨与趾骨之间又形成趾间关节。第二至第五趾,可称为近节趾间关节与远节趾间关节。无论关节大小、活动幅度及方向如何,其基本结构均应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及关节腔 3部分,均有韧带加强其稳定性。

(四)足的各局部名称

脚的结构图和名称,由骨骼/肌肉/血管/神经构成的重要器官

足部是人体最下部的运动器官,针对足部反射区的定位及按摩方向的要求,须明确足部各局部的名称和方位。

根据正常人体解剖学的规定:足趾为前方,足跟为后方;足拇趾一侧为内恻,小趾一侧为外恻;足底面为下,足背面为上,足底面又称足的掌跖面;足背的后面与小腿相连接,足和小腿之间构成踝关节。

足的拇趾和其他足趾都有内侧、外侧、背面、底面、趾端、趾根等。足趾的背面有趾四,其底面又称趾腹或趾端掌跖面。足的底面由前向后,分为掌跖前部、足心、足跟3部分。

脚的各个部位详细图

1、脚弓

脚的结构图和名称,由骨骼/肌肉/血管/神经构成的重要器官

脚弓又叫足弓,是我们脚内侧深陷处的部位,它的作用是让脚具有弹性并支撑我们的行走,还有防止震动的作用,足弓有高足弓、正常足弓、低足弓三种情况,足弓较高的会导致身体的重心压在前掌和后跟处,这类人运动起来很容易受到伤害。低足弓的会导致身体重量平均分布在整只脚上,脚腰的承受重量也比较大,容易受到软骨组织的关节伤害......【查看详情